400 650 1979
近年來,具有多重價值的藜麥在我國西北一帶大規模種植,并成為地方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隨著如今人們對于食品健康需求不斷提升,藜麥規?;N植后,在其原糧銷售為主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深加工發展潛力,借力脫皮設備、干燥設備、膨化設備等藜麥加工機械打造符合新消費需求的發展路徑,正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藜麥,又稱藜谷、南美藜,是一種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高海拔山區的藜科藜屬植物,耐干旱、耐嚴寒、耐鹽堿的強生長適應性使其不僅能夠在高寒高海拔的地區生存下來,還將對鹽堿地等起到一定的生物改良作用,從而有利于推動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在我國相對地廣人稀、地理資源稍顯貧瘠的甘肅、西藏、青海等地長期以來也大力發展藜麥產業,使荒地迎來煥然一新的轉變,近些年這一產業更是發展迅猛,除了上述幾個省份種植面積節節攀升以外,規?;N植也陸續擴大到山西、河北等多地。
當然,在藜麥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增中,產業并非以單一的生態功能作為發展立足點,營養、食療、經濟價值的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推動力。據了解,藜麥中蛋白質含量與常規的水稻、玉米等主糧相近,達到16%左右,其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酚、類黃酮類與植物甾醇類物質,是一種高蛋白、全營養的優良作物,籽??墒秤?、秸稈可飼用、葉片也可共人和家禽食用。已有7000多年生長史的藜麥過去是印第安人的傳統主食,并在畜禽飼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也促使藜麥成為能夠被“吃干榨盡”、充分利用的作物,開發價值可觀。
隨著近年來人們的消費需求轉變,并愈發傾向于在各種谷物食品中探尋膳食結構的平衡,藜麥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近些年各省農科院研究所著力因地制宜培育優良藜麥品種促地方產業茁壯發展,有關部門則通過加大對一系列農業機械的補貼力度為農業產業培育夯實基礎,企業與地方政府、農科院等合作則為藜麥規?;N植后的豐收、增收兜底,使農戶們對產業發展放心、安心、有底氣。
尤為一提的是,早前藜麥多作為原糧出售,在產業發展中不僅面臨著新品銷售渠道有限、價格不高等難點,在人們的主食選擇較為集中和固定在傳統米面食品的基礎上也很難找到落腳點。對此業內人士也指出,在食品消費趨于便捷化、營養化的當下,加強綠色、健康的藜麥深加工產品開發是提升附加值的關鍵。
而得益于用于藜麥加工的振動篩分設備、微波干燥設備、水洗烘干流水線、膨化設備、藜麥餅干生產線等日益完善,為藜麥深加工保持口感與營養帶來助力,近年來各地也加快構建成熟的藜麥生產線,藜麥產業鏈不斷延長。在本無藜麥的東鄉縣,到2020年藜麥種植面積突破一萬畝,并于今年四月啟動總投資1.3億元的藜麥加工產業園項目,計劃將建成涵蓋藜麥米、藜麥粉,深加工藜麥粥、藜麥代餐粉、藜麥餅干、藜麥谷物棒等產品的精深加工生產線與研發產業線,力促上中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藜麥種植規模的擴大已然成為西北等地區多省份農業產業、地方經濟發展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藜麥加工機械更加豐富、性能不斷完善等等,在產量增長下加大深加工的投入與開發將進一步提升藜麥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實現更為可觀的變現。
編輯:內蒙古食品博覽會
本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糖酒網編輯!

掃描二維碼關注糖酒網公眾號
找項目,看酒行業資訊,瀏覽糖酒會更方便